前日的北京和早几日的武汉等城市遭遇内涝给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半个月前长沙连续遭遇暴雨袭击,基本没有内涝现象,原因何在?记者昨日了解到,两年来长沙投入1.5亿元用于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疏浚和改造,其中包括8大公沟和城区42个堵点,如今半天降水50毫米,长沙几乎没有内涝之忧。
多年老涝区不见被淹了
“现在我们这里没有再淹了,上班不用绕路了,多年的涝区终于不见了。”昨日,记者对照42个城区堵点问题调查表来到袁家岭立交桥附近,一位从旁经过的市民向记者介绍。记者逐一核对了袁家岭立交桥、白沙路涵洞的解决方案,发现市政部门开出的“药方”分为“治标” 和“治本”两大类,分别为:进行管道内疏浚、清除淤泥;重新铺设管道、拉通管网、增加雨水口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如银盆南路以前管径600毫米,全部改成 2.2米的管径。
公沟内挖出污泥5800吨
“在长沙旧城区,有八大公沟。据《长沙市志》记载,公沟相传为明末清初时建,下雨时,水从麻石缝下漏,进入公沟,汇合向西流入湘江。1951 年,长沙建设局成立长沙市沟渠工程队,疏通并改建八大公沟,挖出污泥5800多吨。由于历史原因,长沙市八大公沟水系、红旗水系、团结渠水系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遇大到暴雨,公沟周边局部地段、单位院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受淹区达一米多深。”市城管局副局长赵建军介绍,2008年3月27日,市城管局请求安排长沙中心城区两大主要水系红旗渠水系、团结渠水系疏浚,整治原则“坏在哪里,整治到哪里”。
“清理出来的东西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比如大块的水泥板、门板、粪渣,甚至还有席梦思床垫,淤泥相当厚,有的地段深达1.6米,有一个人高。” 一位参与过红旗渠疏浚的工人告诉记者,当时疏浚工作难度相当大,红旗水系走向,红旗渠排水公沟南起省税务专科学校,北至三角塘泵站,沿途经七里庙、芙蓉路、劳动路、东塘、韶山路、图书馆、八一路、车站北路,最后至浏阳河,汇水面积共12.5平方公里。为此城管部门购置了多台涵道清理专用设备,采用围堰、抽水、挖机、人工配合清淤,再由龙门吊将污泥吊出,一直到公沟内无任何垃圾和杂物,流水通畅、清澈见底,2公里路段花了3个月。
重点路段将设监控系统
“以前,只要半天下雨量达50毫米长沙就会出现10多个堵点,造成大范围的内涝,现在这种降水量在长沙城区完全不用担心了。”赵建军介绍,从 2008年开始,市城管局委托长沙勘探设计院对全市排水系统进行测量和普查,通过一年的彻底摸底,建成长沙市管网排水信息系统。打开信息系统几大指标一清二楚,比如管径大小、材料、排水流向、定位的标高、预计的成本等都很清楚,一旦管网出现堵塞、破损等现象,鼠标一点可以实时监控,及时处理。
赵建军表示,随着城市的发展,老的公沟将被新建的排水系统所代替。今后在管理和维护上,将加重科学的管理,管网排水信息系统的信息将随时更新,还计划在主要地段进行监控,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室就能看到现场情况。
相关新闻
对城区新堵点24小时值守
本报讯(记者 卜劲文)在进行疏浚、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时,今年,市城管局特别制定了《城管系统防汛工作预案》,对市政、环卫、园林、城管执法、固体废弃物中心、数字化中心等职能部门提出了工作部署。
根据部署,一旦暴雨来临,出现积水,数字化中心将第一时间反馈城区内渍情况,根据职能分工,交由参与单位办理。其中市政部门要对新出现的堵点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路面积水达到10cm时,要专人清理泄水口;达到20cm时,要打开泄水井盖并守候;并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及警戒线,同时告知交警组织分流交通。各区市政局要成立30人的抢险预备队,并准备好水泵、砂袋、挖机等防汛物资和设备,随时待命处理突发事件。同时,环卫部门将对退水路段及时清除淤泥和垃圾,及时清洗路面;园林部门则负责湘江风光带和浏阳河风光带及亲水平台的防洪清障,此外,各区城管执法队负责组织50人的抢险应急队伍,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督促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中转站做好应对山洪的应急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