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钢铁产业转移划定红线,产业布局将明确指引与导向

发布日期:2018-11-26  点击:61054次

未来我国钢铁产业布局恐将出现大变革,供给层面的改革将进一步上升到产业布局的改变。

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工信部获悉,近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的公示,其中有19个省市涉及了钢铁产业的调整。其中,北京、辽宁、上海、山东、山西、河南、青海、新疆和海南等9地将不再承接炼钢、炼铁产业。天津市北辰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廊坊市,江苏省太湖区域、广东省广州东莞等9市的相关炼钢、炼铁产能将逐步引导退出。

产业转移思路生变

与2012年产业转移指导意见相比,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新版主导目录在各区域钢铁工业发展导向上的描述发生了明显改变。

其中,东北地区由原有的“稳定现有钢铁产能总量”变为“严格控制钢铁行业新增产能”。东部地区由原有的“推进长三角地区钢铁工业集约发展,加快高端钢铁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变更为“推动区域内钢铁产业减量化兼并重组,提高精品钢材产品比重,全面提升环保和产品质量水平”。

中部地区由原有的“依托现有企业,在不增加产能基础上加快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钢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进一步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引导钢铁产能向沿江和资源地集聚”,新的指导意见中的描述为“以区域市场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为底限,退出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引导钢铁产业向市场和资源地集中布局。”

西部地区由原有的“推进城市钢厂搬迁,适度增量发展钢铁产业,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加快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改为“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条件,有序推动西南、西北地区按产能置换要求承接其他地区产能转移,满足区域市场需求,高质量发展钢铁产业”。

可以看出在新的产业转移主导思路的明显转变,在严格控制钢铁产能为底线的基础上,加入考虑了环保和环境容量因素,不再单独强调产品开发和技术,更多的强调产品结构和区域协调。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就此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整体性拐点,人口红利消失与资源禀赋约束推高钢铁成本,钢铁工业增长边际逐渐由总量发展切换至结构升级,钢铁工业迈入成熟期。这些变化都是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钢铁产业发展态势变化的需要。

产业转移谨防衍生风险

众所周知,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行业,钢铁产业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区域经济合理、有序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每年需要数亿吨钢材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持,为钢铁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钢铁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钢铁企业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彼时,钢铁产业投产即意味着盈利。因此,在过去钢铁行业高速发展的若干年内,这个资金规模巨大,短期内就能提高税收、提高就业的重工业产业,曾经是各地方政府产业承接与吸收转移的“座上宾”。

然而,传统城区钢厂占地面积大,随着城市发展,不少钢厂厂区已经处于黄金位置,地价升值巨大,不少地区的钢铁企业搬迁、关停,重新开发土地。

时任江西方大钢铁集团萍安钢总经理的饶东云曾经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地域广阔,地处较为偏僻地带的钢铁企业是可以满足一定半径内对钢材需求的,因此并非必然需要淘汰。

此外,目前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近七成建于城市之中,随着钢铁工业布局调整,城市钢厂或将面临搬迁压力。部分处于城区中心的钢厂,生态环境和与城市发展不相融等约束愈发突出。开发城区钢厂土地的考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事实上,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讲,产业转移本应该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一般表现为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在我国多以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转移,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为主。

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后发现,2010年-2015年的新疆地区就出现过这样的状况,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火热推进,宝钢八一钢铁、新兴铸管在内的多家钢厂在新疆陆续开始大规模投产。据统计,新疆的粗钢产能从 2010 年的 1010 万吨迅速扩张至 2015 年的 2530 万吨,钢铁企业一度有140 家之多。产能的大幅扩张导致供给增速和需求增速产生了严重不匹配,产能利用率反而开始出现大幅下跌。新疆的粗钢产能利用率从 2010 年的 80%下降至 2013 年的 50%,最低的时候仅为29%,钢铁产能从欠缺到过剩,新疆几乎只用了五年时间。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产业结构在“盛宴”过后变成“一地鸡毛”。而诸如这样的例子,在当时不在少数。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徐莉颖向记者表示,新的产业转移目录给多地钢铁产能画了红线,对钢铁产业的布局在空间上有具体明确的指引和导向,指导区域间错位发展,推动产业转移从无序走向有序。对于钢铁企业而言,想做大做强,唯有通过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调整,才能实现组织结构和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要结合考虑地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相关生产要素保障条件,加强政策引导,让具有优势的产业顺利承接和发展,不具备发展潜力的产业调整或退出,让落后产能无法转移和流动,进而形成更健康、更合理、更有序的产业布局。

咨询热线: 138 3492 3290
TOP
网站首页| 铸铁排水管| 管件产品| 球墨井盖
新闻中心| 工程业绩| 公司简介|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2018 山西金秋铸造有限公司
备案号:晋ICP备18001059号 技术支持:金秋铸造网络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金秋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