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西金秋铸造有限公司

金晋秋铸造 JJQ-FOUNDRY

铸造行业优秀品牌 1993年成立 自营出口业务 产品畅销全球

销售服务热线

0356-3896111
188 3567 7877

热门关键词:铸铁排水管球墨井盖
当前位置: > 公司新闻

中国排水系统的隐患:武汉,为何你连年看海?

来源:  点击:56231次
2016-07-09
A+ A-

原标题:武汉为什么水患频发?

  来源:公号“中国城市中心”

  导读:

  近日,武汉连降暴雨,城市再度收到内涝的困扰。对此,官方是如何解释的呢?历史上的武汉水患频发,又是因为何种原因呢?全国62%城市发生过内涝,武汉为何尤其严重?

  综合自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腾讯新闻百科等报道

  新闻:武汉又“看海”    官方称地势气候和排放标准是主因

  近日,武汉又进入了“看海”模式。截至7月6日12时,暴雨灾害造成全市12个区75.7万人受灾。共转移安置灾民167897人次,目前80207名群众处于转移安置状态。全市布设安置点68个。农作物受损97404公顷,其中绝收32160公顷。倒塌房屋2357户5848间,严重损坏房屋370户982间,一般性房屋损坏130户393间。直接经济损失22.65亿元。因灾死亡14人,失踪1人。

  针对武汉投资巨大建排水系统,但武汉依然“看海”的问题,近日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也做出了解释。他表示,武汉历史上就是一块沼泽地,主要依托水路,泽水而居。因此建成以后,武汉的地势很低,排水条件很差。第二个是气候条件,今年超强厄尔尼诺现已很严重,暴雨频发,腹背受敌,“我从事工作30多年,今天的暴雨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一场雨。因为地势低,前面几天的雨又很大,将能够装水的位置全部装满,最后这场雨就像最后一根稻草,让武汉瘫痪。第三个特点就是,过去国家经济不发达,过多强调经济性,武汉市的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偏低,为24小时降雨100毫米,小时降雨34.5毫米。只要其中一项指标超标,就会产生渍水。“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条出路,搞好预警和应急联动。这几天市区两级政府多个部门全体应对,形成合力,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历史:武汉自古多水患 市民早已见怪不怪 江城水缘

  武汉,又称江城。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关系如此亲密无间。

  一千多年前,由于长江江水的冲刷与泥沙淤积,逐渐形成陆地洲滩,诞生了武汉的雏形;而后在长江灌溉出来的沃土上,“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成为天下粮仓。一百多年前,汉口藉着长江的黄金水道,大兴贸易,商贾云集,风光无限,并在清末率先开埠,成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也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对抗争斗不休不止,在《武汉地方志》的记载中,“大水”几乎每三年就来拜访武汉一次,武汉市民也几乎成了看天的专家。在有记忆的年份里,印象深刻的洪水多达数十次,1931年,大水在丹水池破堤而入,汉口在洪水下浸泡数月之久;1954年大水后武汉开始堤防建设;1998年,见惯了洪水的武汉人已经从容不迫,昔日的江滩成了市民的游泳池,小孩子趟着齐膝深的水去学校。

  大水几乎构成了这座城市的部分面貌——江汉平原从魏晋时代就开始修堤防,1635年,汉口立起了第一条长堤,正街形成了;1864年,地方政府又在长堤外的湖荡中修筑了汉口堡以挡来水,汉口面积增加了3倍;1905年,张之洞修建张公堤,真正赋予了汉口现代城市的形象;1958年时建成了东西湖围堤;1997年的武汉,沿江一带建好了防水墙,江堤种植了防浪林。

  今年,春夏连绵的阴雨又预示着大水的来临,近日,武汉市政府发布消息称,今年是厄尔尼诺年,且武汉市降水量超出往年,今年武汉市发生洪水的概率高达80%。本期长江地理,记者关注这座大水造就的城市,以及其近百年的洪水记忆。

  被洪水造就的大武汉

  武汉的故事,必定要由长江讲述。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江成就了武汉,武汉也在改变着长江。

  在距今10000年到2000年以前,长江出三峡、汉江出丹江口后,就在今江汉平原一带奔涌交汇。当时的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是荒无人烟的沼泽湿地,被称为“云梦大泽”。史料记载,云梦泽南连长江,北通汉水,连绵不断的湖泊和沼泽,大泽若干,总面积二万多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区域一处江、河、湖完全沟通融合,水流进出自如的水域场所。

  每年汛期,长江和汉水暴戾忽现,到处洪水漫流,整个云梦泽江湖不分,呈现出大片大片水天相连的状态。同时,江水携带的大量泥沙也被带来,随着水流流速减缓,泥沙也就淤积了下来。先淤出小的洲滩,再逐渐淤出大的洲滩,云梦泽不断被分割、解体和缩小,慢慢地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洪水退去后的这些洲滩土沃草丰,人们在此围垦、修防,汉阳、武昌的雏形正是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的。

  可惜,明朝成化年间的那次洪水,没有人准确地记录它。那是对武汉最友好、也最有价值的一次洪水——它塑造了汉口。武昌和汉阳早就存在了,它们的军事价值被历代将领重视。但直到1465年以前,汉口还只是一片沙洲,里面各种水流纵横交错,当然也没有什么固定居民。

  在1465年至1487年间,汉水发生了一次改道,此前,它狂暴而随意地选择自己进入长江的路线;此后,它开始沿着一条固定的、与今天差不多的路线前进,汉阳和汉口由此被清晰地划分出来,从而为今天武汉三镇的形成奠定了地理基础。

  这次大水发生后几十年,汉口有了固定居民,盐商们首先发现了这里的便利,“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物,皆由此焉转输……”盐船过去是从产地直接运往各地销售,中途不设集散地;但从万历年间开始,两淮盐商对湖广的运销,便是到汉口为止。汉口以远的销售,则是由另一批商人来接替。这样,汉口便成为淮盐在其境外的一个最大的周转码头。淮盐之后是漕粮,一个繁荣的商业城镇就此诞生。

  三镇之中,地势最低的是汉口。汉口的街市都是沿长江而建,前面是港口码头,后面是湖泊洼地。受长江流域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武汉每年六七月份都会迎来梅雨季节,长江水丰,汉口便汪洋肆虐,陆地行舟,这使得汉口一直人口稀少发展缓慢。

  为了对抗肆虐的洪水,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焻主持修建了汉口第一条长堤——袁公堤。该堤修好之后,使得汉口街市得以向纵深发展,堤内的湖泊洼地也逐渐被街市取代,并形成了汉口第一条正街。

  少了水患之忧,又坐拥码头便利,江汉平原上的稻米便顺着长江的“黄金水道”运送到汉口,汉口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跃成为湖广漕粮的储存与转运中心,跻身明代“四大米镇”之一,商贸之盛远超武昌、汉阳。

  清同治年间,汉口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是“商贾云集、帆樯林立、不分昼夜”的贸易重镇,但囿于堤防,范围狭小。当时的汉阳郡守钟谦钧在袁公堤外的湖荡中修筑了汉口堡,以挡洪水,汉口面积一下子扩大了三倍,一时繁荣无二。

  1905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先后在汉口修了张公堤,在武昌修了武丰堤、武泰堤,不仅从更大范围里解除了武汉水患,更为大武汉的城市发展定下了大格局。武汉真正从贸易小镇开始走上了“东方威尼斯”的大都会之路。

  洪水侵袭成生活常事

  公元前185年,“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这是中国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长江中游水灾。

  《武汉地方志》对武汉大水的记载非常丰富,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8月,“霪雨,庐舍人畜淹没无数”,是第一条记载,此后几乎每三年就有一场大水拜访武汉,或是“连日阴雨,庐舍人畜淹没无数”,或是“暴雨终日,水溢,淹田千顷,淹死人畜。第二年,又大水。”

  在其记载中,有几年的记载特别详细,这几年也恰巧是大水特别严重的时期,如民国二十年(1931年)6月,“黄麻大雨,山洪暴发,水漫堤塌,田地淹没,泛滥成灾,江水猛涨,长江水位达27.86米,田地淹没冲压,民房倒塌。”这场洪水武汉三镇均被淹没,损失惨重,而由于政府的救援不及时,淹死病死人口众多。

  1954年夏天也是武汉市民记忆深刻的一年,那年5—7月,三个月集中降雨1 634.7毫米,7月中旬,倒水山洪暴涨,水位高达30.17米。那是20世纪长江最大的洪水,京汉铁路中断了100多天,荆江三次分洪,淹倒房屋8341栋,其中143户、4251间片瓦无存,受灾耕地86.4%。冬,大雪,政府动员了上千万人抗灾。但是武汉保住了,为纪念此次抗洪,在江堤上立起了防汛纪念碑。

  1998年,连续三个月的雨造成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这是1954年以来长江面临的最大洪水,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灾害,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间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而面对常年的洪水,武汉市民已经将其当成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了,也有了一套面对洪水的方式。小时候在学校里老师说洪水来了,男孩子要把女孩子用盆子划出去;长大了,长辈告诉我们,要断定江水的涨落,去江边数台阶就可以了,比专业预报还直观;昔日的堤防成了江滩休闲广场,夏日的傍晚,跳跳舞谈谈情;龙王庙的险段也有了亲水平台,天高云淡时,坐岸边看两江交汇清浊分明。

  “6月,汉口连续下了3个星期的大雨,人们被迫穿起了皮衣,城里的洪水到处都有12英尺深,除了屋顶,很少还有什么露在水面上。”这是一名驻汉口英国领事在1849年的笔记。美国专家罗威廉研究了这些笔记和资料,在他的专著《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中写道:“实际上,洪水侵袭已经成为汉口生活中一件习以为常的事了,大众的反应已经形成了模式:堵塞水口,沿大堤安置好水车,准备好疏散用的高地,当地的善人会在城市的通衢上架设临时桥梁,较穷的人驾着小船去摆渡市民。重要的是,全城的人都在为新的一年里恢复城市而出钱出力。”

  诊断:全国62%城市发生过内涝,武汉为何尤其严重?

  全国62%城市发生过内涝,且频率呈上升趋势

  住建部2010年对32个省的351个城市的内涝情况调研显示,自2008年,有213个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占调查城市的62%;内涝灾害一年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就有137个,甚至扩大到干旱少雨的西安、沈阳等西部和北部城市。

  中国351个城市的内涝次数

  (注:住建部2010年数据,2008年以来)

 

  内涝灾害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mm的城市占74.6%,积水深度超过15mm的超过90%。

  内涝灾害最大积水深度

 

  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城市占78.9%,其中有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内涝灾害最大积水时间

 

  另据近年北京、广州、成都、武汉等地先后造成的雨水内涝事件来看,城市内涝表现出了强烈的上升趋势。

  为何年年防涝年年涝,一到雨季就举国“看海”

  雨果曾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汽车“潜水”、市民“看海”屡见不鲜。为何我们的城市“年年防涝年年涝”?

  (1)城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设计标准偏低。来自国家防总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省会以上城市的排水标准一般只有1-2年一遇,其它城市的排水标准更低,与国外发达城市差别大。纽约是10-15年一遇,东京是5-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

 

  (2)城市盲目扩张,地面渗水力下降。大规模不科学的城市开发建设是内涝灾害频发的重要诱因。城市建设的扩张,使原本具有自然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山塘、湖泊、水库等被人为地填筑破坏或填为它用,降低了雨水的调蓄分流功能。

  (3)重地表,轻地下。由于一些地方衡量城市发展、考核干部的标杆更多的是经济增速,似乎只有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广场气派、商业繁荣才是政绩,所以当面对花费多,却看不见、用得少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时,真正下力气做的便少之又少。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投资比例大概为1:1,然而,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目前我国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仅有4%投入到排水系统维护。

  (4)中央对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财政投入也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是地方政府及下属融资平台企业。然而,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日益沉重,地方政府扩大投资显得有心无力。

  武汉内涝为何尤其严重?“人化”影响

  (1)武汉排水设计标准严重偏低,设计暴雨重现期平均仅为1年。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系统的设计暴雨重现期是1-3 年,重要地区一般为3-5 年,特别重要地区采用10年或以上。武汉市设计暴雨重现期平均为1年,北京市也才2-3年。

    城市设计暴雨重现期

 

  (2)填塞、侵占湖泊等水域。城市湖泊、洼地、沟塘等是天然的防涝“蓄水容器”,具有调蓄雨水、涵养渗流等调节径流的作用。武汉为“百湖之城”,城市水域面积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湖泊在内的各类水体不断被填塞,湖泊的“蓄水池”功能日益弱化。

  武汉主城区湖泊水域

  (单位:万亩)

 

  这些因认识不足、急于求成,未做科学规划、论证而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整平洼地、填筑湖泊等人为破坏行为直接导致了湖泊等天然“蓄水池”容量的急剧减少,消弱了雨水调蓄能力。

  (3)武汉排水系统往往是雨污合流,管道淤塞严重,暴雨来临时容易产生内涝。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共有雨污合流区域面积86.5平方千米,其中汉口地区65.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汉江大堤、张工堤和铁路所限的老城区;汉阳地区8.2平方千米,主要为钟家村和鹦鹉洲尾地区;武昌地区为12.8平方千米。

  (4)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多。自然土壤具有吸收和涵养水分的功能,通过将雨水渗入地下,并与土壤水和地下水间进行相互转化,使雨水回归到自然中,进而维护城市水循环系统的平衡。而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大,使自然土壤逐渐被硬化甚至被城市沥青路面等几乎不透水层覆盖,切断了雨水下渗途径,大幅减小土壤下渗量,增大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系数,使原本该下渗到地下的水资源变成了内涝灾害的一个重要源。据湖北省年鉴记载,

  武汉市实有铺装道路面积

  (单位:万平方米)

 

  由于武汉市区铺装道路多以不透水的沥青、水泥路面为主,因此这种建设大大增加了城市的不透水面积。此外不透水面积的增大会导致原始地面的曼宁系数大幅减小,从而缩短雨水汇流时间,进而增大管网雨水流量和管网负担,大幅提高城市暴雨内涝的风险。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销售服务热线

0356-3896111
18835677877